8月3日,股转公司召开《主办券商内核工作指引》培训,全国各大券商新三板部门核心人员悉数到场。当日传出关于此次会议的纪要,其中对于挂牌门槛,专门提到对持续经营能力判断的标准,并按行业进行区分判断,如果无法达到上述条件,将不允许申报。因此,市场解读为挂牌门槛悄然提高。但小编认为,门槛其实并未提高。
小编认为,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有门槛。对于新三板挂牌也是如此,对于会议纪要涉及的标准,小编有如下理解:
第一、对于非科技型传统企业,要求规模不低于市场行业平均水平,且不连续亏损。小编认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个传统企业,它的规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试问还有什么必要挂牌新三板?即使挂牌,这样的企业又如何融资?连续亏损的传统企业,随时都可能面临倒闭,不能让它挂牌新三板,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正如会议纪要中所述,“新三板市场到底是向公开市场场内市场靠,还是向PE市场方向走,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案例。现在到了新三板二次创业的时候,需要一个顶层设计,把新三板放入多层次市场中考虑,应该还是要与交易所、PE市场相区别的”。
正如隋强副总经理此前讲话所言,“使命决定方向”。新三板秉承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理念不会动摇,现在唯一无法明确的,是未来走向二级市场的交易所模式,还是一级市场的模式。
既然追求挂牌企业数量的阶段已经结束,股转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大声宣布,“规范,规范,规范”。而这对于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新三板而言,无疑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