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紧缩将成为中国降杠杆的最重要途径,违约可能会因此而进一步上升。”周三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债券违约”的讨论会上,有关专家针对近日“权威人士”的表态提出以上观点。
2015年5月1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第一创业证券联合主办的中国债券论坛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企业债券违约:现状、前景与应对”的主题讨论会。会议由国家金融发展与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主持。
去年以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债券市场逐渐打破刚兑,信用违约事件频发。近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表示,“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论坛认为,这意味着,债务紧缩将成为中国降杠杆的最重要途径,违约可能会因此而进一步上升。
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在讨论会上指出,“债券违约可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对宏观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外的教训表明,历次债务违约大幅上升,都会严重地拖累宏观经济。违约高发最终使所有金融资产的风险溢价上升,冲击并传染至其他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
2014年3月,“11超日债”公告无法按期全额支付债券利息,成为第一单实质违约公募债。
截至2016年四月底,境内提示债券违约风险的发债主体已接近40家,涉及债券超过50只,金额约为6000亿元。其中,仅今年的前4个月就发生14起债务违约,涉及27只债券、19只公募债、8只私募债。
4月份以来,包括东北特钢、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中国铁路物资、国裕物流等企业出现违约,使得地方国企、央企的“信仰”被打破,也导致了对(超)短融、城投债低违约率“迷信”的破灭。
论坛指出,信用债市场违约是从民企到央企、再到地方国企的扩展过程;从无法支付当期利息、到本息皆无力偿还的过程;从公司债到中票PPN、再到短融的期限“由长及短”的过程;违约风险有向评级高、股东背景较强的方向逐渐演化的趋势。
从违约风险发酵过程看,违约主要从新能源行业开始,逐步扩展至设备制造、钢铁、有色、采掘等周期性行业,最后扩展到食品饮料等非周期性行业。在经历中国信用债券市场快速扩张之后,债券市场违约将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常态之一。分析违约的原因,论坛认为,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使得信用债券违约上升。其中,周期性行业违约成为全球信用债券违约的共同特点,中国债券违约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当然,违约的发生更多的仍是国内因素的使然,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行、需求不振、投资萎靡、PPI长达数年的负增长、产能过剩以及设备利用率不足、行业亏损面扩大等因素是造成违约上升的宏观与行业因素。此外,导致违约的企业微观因素则主要在于高杠杆(高资产负债率)、持续亏损、现金流不足以及治理机制不健全等。
目前,宏观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出现反转,大宗商品持续低迷,民间投资亦相对悲观都无法改善企业债务的宏观环境。同时,发债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163家企业的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值超过了90%。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脆弱。近一半发债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负;一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极高;此外,货币资产与总债务之比、货币资金与短期债务之比都非常低,使得筹措偿债资金的压力较大。
尽管如此,论坛指出,违约并不改变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大方向。但是,为了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需要切实地贯彻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此同时,发债企业要把“信用”当作“信仰”,需谨慎举债,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此外,中介机构也应以客观、公正而非利益至上的原则,服务好债券市场。最后,要积极推进企业破产制度,使得破产和解、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成为保护投资者的最后机制,通过破产对一些过度举债而又无法有效使用资本的企业实施惩戒,并从信息披露、债券持有人会议、担保人约束和特殊保护条款等多方面去完善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