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国办函〔2017〕118号),该函决定成立部际联席工作会议,以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协调指导,推进《“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推进实施和目标完成。
据了解,联席会议将由工商总局牵头,其主要职责为,在国务院领导下,加强对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总体指导,协调解决市场监管工作中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问题。
参与:史上参与部门最多?
公开信息显示:联席会议有35个部门参加,不仅囊括了与市场监管关系的所有部门,而且很可能创下了史上部门参与最多的纪录。
“部际联席会议通常都是为推动某项任务顺利落实而由国务院批准的一种工作机制,它是行政机构最高层次的联席会议制度,一般由牵头部门申请,这也意味着国家工商总局在推动《规划》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一位市场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联席会议由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卫计委、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网信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能源局、国家邮政局等35个部门组成。工商总局为牵头单位。
同时,联席会议由工商总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质检总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召集人,其他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网上查询了既往的一些部际联席会议,比如由央行牵头的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23个部门组成,由发改委牵头的“促进投资部际联席会议”由8个部门组成,而35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在史上实属罕见,这也突显了市场发展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
市场影响:事关商事制度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全国市场监管中长期规划,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提出的有关市场发展方向和市场监管模式的顶层设计。毫无疑问,为实施贯彻这一规划成立的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来看一下《规划》的主要内容:
早在今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在对《规划》进行解读时就表示,《规划》从五个方面对市场监管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进行全面部署,即创新监管政策。
第一,《规划》首次系统阐述竞争政策的重要地位,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第二,健全监管机制,强调发挥信用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让信用创造财富,用信用积累财富。
第三,丰富监管手段,强调运用大数据推动‘互联网+监管’,增强市场监管的智慧化、精准化。
第四,改革监管体制,要求推进综合执法,形成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的新格局。
第五,强化法治保障,要求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三读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恰恰是有关竞争政策的一部重要法律,同时为了强化法律的实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引入了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比如新法对执法机关调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新赋予现场检查权、查封扣押权、查询账户权等。
工商总局相关司局有关负责人就曾表示:“(接下来)竞争政策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把竞争政策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制定改革政策的重要导向、完善法律法规的重要指引、社会文化的重要倡导。同时提出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积极倡导竞争文化,在全社会形成推动竞争政策实施的良好氛围。”
事实上,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党的十九大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在谈到未来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事业的改革发展时也表示,“要坚持改革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简政放权方面,要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内实行‘证照分离’改革,推动形成新的改革热点和改革亮点,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繁荣发展。”
“在放管结合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优化服务方面,要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为消费升级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品牌经济发展壮大。”张茅表示。
显然,为落实这一《规划》的部际联席会议,将在有关创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形成便利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做出更多探索,而研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应该是其重点之一。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对新兴业态关注同样可能是联席会议的重点”。
不仅如此,国务院国资委目前推进的央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清理僵尸企业,清理过剩产能仍将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如何用市场化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处置,仍然考验监管者的智慧。
与此同时,财政部财科所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九省市经济顾问文宗瑜在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7破产重组实务研讨会上也表示,“我个人认为未来中国将形成60万亿~75万亿元的存量资产、闲置资产,这种存量闲置资产体量很大。托管存量资产和盘活存量资产的商业模式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但是,这些存量资产、闲置资产的界定及其市场化处置的方式,无疑将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关这些内容未来是否会纳入联席会议的工作范畴,值得关注。